《资治通鉴》记载:西汉初期,匈奴“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务,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对上述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战争没有阻断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
B.匈奴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 |
C.经济交流符合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的心愿 |
D.匈奴对汉朝的物产有较大的需求 |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是他的座右铭。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他主张君主专制独裁 | B.他认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
C.他认为一切人应服从法律 | D.他认为君主的意见高于法令 |
荀子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尊礼爱民、为政以德 | B.人性本恶、严刑峻法 |
C.君民共治、天下一统 | D.礼法并举、王霸统一 |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道德教化 | B.兴办教育 |
C.克已复礼 | D.礼法并用 |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B.有教无类 |
C.温故知新 | D.当仁不让师 |
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A.立法权 | B.行政权 | C.司法权 | D.外交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