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硬塑料管和一个质量为m的铁质螺丝帽研究匀速圆周运动,将螺丝帽套在塑料管上,手握塑料管使其保持竖直并在水平方向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则只要运动角速度合适,螺丝帽恰好不下滑,假设螺丝帽与塑料管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认为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该同学手转塑料管使螺丝帽恰好不下滑时,下述分析正确的是( )

| A.螺丝帽受的重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平衡 |
| B.螺丝帽受到杆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外,背离圆心 |
C.此时手转动塑料管的角速度![]() |
| D.若杆的转动加快,螺丝帽有可能相对杆发生运动 |
(多选)如图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 2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5 m/s 2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
|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
|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
| 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
如图所示是一质点从位移原点出发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 B.2 s末质点回到原点 |
| C.3 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 D.4 s末质点回到原点 |
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起动到停止一共经历 t =" 10" s,前进了15 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1.5 m/s | B.3 m/s | C.4 m/s | D.无法确定 |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亚里士多德 | B.伽利略 | C.牛顿 | D.爱因斯坦 |
(多选)关于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正确的是()
| A.运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 |
| B.提出 “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
| C.通过斜面上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外推出斜面倾角为90°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无关 |
| D.总体的思想方法是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逻辑推理实验验证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