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①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①赖:依赖,凭借。②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1)诗的第二句写嵩山的出现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
答:
(2)“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最精彩的一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清瘦”这两个字的妙处。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昭君怨·梅花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这首词上阕具体从哪几个方面吟咏“梅”?
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梅”怎样的品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第五句中的“惭”有什么含意?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菩 萨 蛮
张先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贯穿全词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全词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回答1~2题。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成口张状,故称。
1. |
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 |
2. |
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尽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1. |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
2. |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