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固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的根瘤是发生固氮作用的部位 |
| B.土壤中独立生活的根瘤菌也能固氮 |
| C.不同的根瘤菌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 |
| D.根瘤菌通过固氮作用形成氨 |
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甲、乙分别表示两种常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分别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 B.甲可以导致丁或戊的形成 |
| C.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 D.乙可以导致丙或丁的形成 |
右面遗传系谱图中,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II6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I2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
| B.II5的基因型为BbXAXA的可能性是1/2 |
| C.IV10为患两种遗传病女性的概率为1/32 |
| D.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IV10是否患有遗传病 |
按下表设计进行分组实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下列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的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材料 |
取样 |
处理 |
分组 |
培养液 |
供氧情况 |
|
|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
50ml |
破碎细胞 (细胞器完整) |
甲 |
25ml |
75ml |
无氧 |
| 乙 |
25ml |
75ml |
通氧 |
|||
| 50ml |
未处理 |
丙 |
25ml |
75ml |
无氧 |
|
| 丁 |
25ml |
75ml |
通氧 |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
| 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
| C.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 D.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
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
| A.基因组变异过快 | B.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 |
| C.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 | D.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宿主的相似性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