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甲、乙分别表示两种常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分别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甲可以导致丁或戊的形成
C.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D.乙可以导致丙或丁的形成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生产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黏性末端任意连接,可将抗虫基因和质粒均用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处理
B.为检测抗虫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将“离体棉花叶片组织”放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
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中不可能存在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
D.只要在“离体棉花叶片组织”中检测到抗虫基因,就可以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抗虫棉了。

关于下列黏性末端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与③的黏性末端相同,必定是由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
B.①和④是不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后得到的两个DNA片段
C.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均能作用于上述黏性末端
D.形成④需要脱去2个水分子

在真核生物细胞中,下列过程一定不或不一定在生物膜结构上进行的是
①氧气的生成②NADPH变为NADP+③ADP转变为ATP④光能转变为电能
⑤DNA复制和转录⑥抗体的合成⑦NADP+变为NADPH⑧纺锤体的形成

A.①④⑦⑧ B.②③⑤⑥⑧ C.②④⑦⑧ D.②③⑤⑥

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五碳糖及有关的酶等(见图甲)。实验时,按图乙的限制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见图乙)。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无CO2,不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C6H12O6,这个阶段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B.出现BC段的原因是进行暗反应,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H〕和ATP,故有机物生成量较多
C.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C3、〔H〕和ATP不足
D.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的叶绿体

下列有关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后排出的尿中含有H218O
B.给水稻根提供3H2O,水稻根细胞中可出现含3H的有机物
C.给花生提供15N的硝酸盐,则在其种子的脂肪中可能出现15N
D.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少数含32P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