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V(L) MgCl2溶液和V(L) NaCl溶液混合后,Cl-浓度为3 mol·L-1,则原MgCl2和NaCl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 A.都是3 mol·L-1 |
| B.分别是4 mol·L-1和1 mol-1 |
| C.分别为1 mol·L-1和4 mol·L-1 |
| D.都是6 mol·L-1 |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v(H2)=0.1 mol·L-1·min-1 |
| B.v(N2)=0.1 mol·L-1·min-1 |
| C.v(N2)=0.2 mol·L-1·min-1 |
| D.v(NH3)=0.3 mol·L-1·min-1 |
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 B.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缓解地方用电困难,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
| C.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 |
| D.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
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 18.5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为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c(H+)=0.1mol·L-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 | 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 |
| C.反应中共消耗Zn 97.5g | D.反应中共转移3mol电子 |
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后组员之间的交流不合理的是
| A.甲同学认为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可点燃,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
| B.乙同学认为试管a中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为四氧化三铁 |
| C.丙同学认为将少量还原性铁粉放入试管中,加适量的水,加热也可实现该反应 |
| D.丁同学认为可用盐酸和KSCN溶液来验证产物中的三价铁 |
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出原子的
① 质子数 ② 中子数 ③ 质量数 ④ 核电荷数⑤ 核外电子数
|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