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从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1000 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计50%-71% 。公元1000 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又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自16 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文明却没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请问答:
(1) 宋元时期,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有哪些 ?其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 举出近代欧洲在物理学和生物学方面(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除外)取得的成果及其发明者各两项。
(3) 试从经济发展水平、统治政策和思想文化方面,分析16 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5年3月,德国宣布重建空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
第一个中立法案 (1935年8月通过) |
1935年10月,意大利大举入侵埃塞俄比亚 |
第二个中立法案 (1936年2月通过) |
1936年3月,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1936年底,“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形成 |
第三个中立法案 (1937年4月通过) |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德国占领苏台德区。 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9月,德国入侵并占领波兰。 |
第四个中立法案 (1939年11月通过) |
(1)据材料分析美国不断通过中立法案的原因,并指出其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美国最终彻底放弃中立政策的事件是什么?有何影响?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为1907年《神州日报》漫画《过渡》。画面中一个穿着“革”的船夫,与穿着“宪”的船夫正争相划渡,问题是朝向正好相反。画中配诗曰:“日薄西山可奈何,保皇革命两蹉跎。那堪入夜风波恶,驶向沉舟侧畔过。”
(1)漫画中的船夫、船分别象征着什么?
(2)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船夫”在“争相划渡”中的共同主张和作用。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沙皇政府终于在1861年开始了国家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变。……但是,沙皇政府明显地将改革作为摆脱统治危机、维护自身利益的手段,而不是主动地体察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赴势。
——张建华《改革与革命:俄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1)结合史实,说明俄国是“在1861年开始了国家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变”。
(2)相比于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是如何“主动地体察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17世纪,英国爆发政治革命的同时也发生了科技革命,推动英国社会转型同时也影响了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1640年开始了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专制政体之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斗争。……革命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具有自我调整的机制,因而能够促成整个经济在总体上向资本主义经济演进。
——《近代英国史》
(1)结合史实,说明英国“革命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具有自我调整的机制”。
材料二 17世纪发生了科学革命。……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弗兰西斯·培根。他所开创的科学实验方法以及他的科学活动,对科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科学开始研究具体现象,从而使英国的科学研究活动较其它国家具有更强的实践性。
——《近代英国史》
(2)依据材料,归纳近代科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科学革命的影响。
孔子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创始人,不同时期的“祭孔”活动展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195年,汉高祖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
汉元帝(公元前48~33年),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为帝师,封阙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
公元59年(汉明帝永平二年),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
——《祭孔的由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明原因。
材料二 1912年3月,“丁祭”祀孔日子来临,浙江民政司请示是否照常祀孔,行何礼仪?内务部、教育部通电答复:在民国通礼未颁行之前,“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惟除去跪拜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
一一《中国民俗史·民国卷》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3)当今,我国每年都定期组织“全球祭孔”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谈淡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