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0日开始的低温雨雪冰冻使我国部分地区严重受灾,其中高压输电线因结冰而损毁严重。此次灾情牵动亿万人的心。为消除高压输电线上的凌冰,有人设计了这样的融冰思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除冰。若在正常供电时,高压线上输电电压为U,电流为I,热耗功率为
;除冰时,输电线上的热功率需变为9
,则除冰时(认为输电功率和箱电线电阻不变)( )
A.输电电流为3I | B.输电电流为9I |
C.输电电压为3U | D.输电电压为![]() |
如图所示的单摆,摆球a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恰好与一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的粘性小球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且摆动平面不变。已知碰撞前a球摆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h,摆动的周期为T,a球质量是b球质量的5倍,碰撞前a球在最低点的速度是b球速度的一半。则碰撞后
A.摆动的周期为![]() |
B.摆动的周期为![]() |
C.摆动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0.3h |
D.摆动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0.25h |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5N和10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 |
B.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10 m/s2 |
C.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15m/s2 |
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5m/s2 |
如图所示,矩形导体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沿着OO′方向观察,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匝数为n,ab边的边长为l1,ad边的边长为l2,线圈电阻为R,转动的角速度为,则当线圈转至图示位置时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 |
B.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
D.线圈ad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
A.无论光强多大,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
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 |
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 |
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验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
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