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M=10Kg的木楔ABC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μ=0.02,在木楔的倾角θ为30o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s=1.4m/s,在此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取10 m/s2)
(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实线为 时的波形图,此时 质点向 轴负方向运动,虚线为 时的波形图。已知周期
①波沿
轴(填"正"或"负")方向传播。
②求波速。
(2)如图所示,扇形
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
。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
的单色光由
射入介质,经
折射的光线恰平行于
。
①求介质的折射率。
②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 点的光线(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
(1)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与入射光频率
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逸出功与 有关 |
B. |
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
C. |
< 时,会逸出光电子 |
D. |
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
(2)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速度大小为
的
球与质量为2
静止的
球碰撞后,
球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相反。则碰撞后
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题选项前的字母)
A. |
0.6 |
B. |
0.4 |
C. |
0.3 |
D. |
0.2 |
(1)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若用波长为
(
)单色光做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
,
和
。
(2)如图,
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
。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可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
紧连,是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
可视为一个整体,现
以初速
沿
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
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
与
分离,已知
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
。求弹簧释放的势能。
(1)一振动周期为
,振幅为
,位于
点的被波源从平衡位置沿
轴正向开始做简谐震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
,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震动传播至某质点
,关于质点
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振幅一定为
B.周期一定为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
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
轴向上或向下取决去它离波源的距离
E.若
点与波
,则质点
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
(2)一半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地面
镀银,(图中粗线)
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
,角
,角
。求
(1)光线在
点的折射角
(2)透明物体的折射率
(1)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
B. |
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 |
C. |
若气体的温度随 |
D. |
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
E. |
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
(2)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
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
的空气柱,上部有长
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已知大气压强为
。如果使玻璃管绕低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一周,求在开口向下和转回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