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8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隔30年,于2008年10月9日又召开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文件中指出,中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须遵循党管农村工作等几项重大原则。 文件中强调须遵循的重大原则包括: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此次会议进一步强调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为什么要进一步强调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图表1 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图(单位:亿元)

注:(1)发达国家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份额一般为30%~40%。
(2)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较少,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要依靠外商或进口。
        图表2 苏南、苏北、苏中高新技术产业占全省比例(%)

材料二: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要实现产值l万亿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这必然给江苏经济带来增长方式的改变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是打造“中国创造”最重要的棋子。
(1)图表1、图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江苏如何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根据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观点分析江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谋划。

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十一五”规划的建言献策活动更是见证了公众的参与热情,这份热情从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中便可见一斑。由中华环保联合会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公开征集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环保规划意见和建议大型问卷活动结果公布,8万字的《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建议书》汇集了412万公众的智慧与热情。这412万中国公众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包括海外的中国留学生。该意见建议书已报国务院,其中的内容将被吸纳到“十一五”规划中去。
(1)请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说明国家要向全社会征求对“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2)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2005年7月4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感,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切实用大力气抓紧抓好。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
(2)说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什么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

2005年10月1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据悉,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发表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政府文告。白皮书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简要分析材料中的“鲜明的中国特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我国能源和资源的总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却很低。例如,我国人均国土面积0.8公顷,人均耕地0.11公顷,人均草地0.33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公顷,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29%、40%、50%、17%;人均原油可采储量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 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89.8吨,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5%、4.5%、50%。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1)运用有关经济常识,说明怎样才能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正确性。
(3)请从依法治国的角度,阐述如何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