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懼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屈于不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悟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欣慕焉。
(摘自《史记·管晏列传》)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语及之,即危言 危言:危险的言论
B.晏子出,遭之涂 涂:道路
C.其后夫自抑损 抑损:谦卑,不自满
D.世有多之,是以不论 论:论说
12.下列句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婴虽不仁,免子于厄
|
何子求绝之速也
|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
余虽为之执鞭,所欣慕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后试守鲁阳郡,道元表立黉序①,崇劝学教。诏曰:“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②。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③之化。”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蛮人诣阙讼其刻峻,请前刺史寇祖礼。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还京,二人并坐免官。
孝昌初,梁遣将攻扬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梁军至涡阳,败退。道元追讨,多有斩获。
后除御史中尉。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而不能有所纠正,声望更损。司州牧、汝南王悦嬖④近左右丘念,常与卧起。及选州官,多由于念。念常匿悦第,时还戎其家,道元密访知,收念付狱。悦启灵太后,请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尽其命,因以劾悦。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
(选自《北史•列传第十五》)
【注】①黉序:古代的乡学。②大学:古学校名,即国学。③文翁:名党,字仲翁,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兴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④嬖:宠爱。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引:推荐。 |
B.道元以属官坐免坐:因为犯罪。 |
C.蛮人诣阙讼其刻峻诣:到。 |
D.念常匿悦第第:府第,住宅。 |
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夷以近 |
B.奸盗逃于他境青出于蓝 |
C.以成良守文翁之化句读之不知 |
D.常与卧起孰与君少长 |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道元“执法清刻”的一组是
①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②道元表立黉序,崇劝学教
③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④(蛮人)请前刺史寇祖礼
⑤道元追讨,多有斩获⑥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①③④ | D.②④⑥ |
把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4)
(2)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4)
(3)后除御史中尉。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4)
阅读课内文言文《劝学》,完成练习。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
B.假舆马者假:借助。 |
C.臂非加长也加:增加。 |
D.虽有槁暴槁暴:风吹日晒而干枯。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B.①故木受绳则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 |
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
D.①蛟龙生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
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
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
翻译句子(每题3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①。
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太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②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童仆诉诉如也,唯谨。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窃问侍者,取亲中裙,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岁余,建亦死。诸子孙成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取材于《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注】①中戚里:京城皇室外戚居住的地方。②路马:通“辂马”,天子所乘之马,此指天子车驾。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趋:趋向,表示追随于后。 |
B.见路马必式焉式:同“轼”,手扶车轼表敬。 |
C.虽燕居必冠燕:同“宴”,安逸,闲适。 |
D.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言语迟钝,寡言。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万石之谓邪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B.①因长老肉袒固谢罪②不如因而善遇之 |
C.①高祖曰:若能从我乎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D.①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简要概括万石君这一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把(1)(2)题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2)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用斜线将文言语段断句。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赋。
赞曰:雄之自序云尔。初,雄年四十余,自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岁余,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哀帝之初,又与董贤同官。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利乃如是。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史篇莫善于《仓颉》,作《训纂》;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用心于内,不求于外,于时人皆少之;唯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
王莽时,刘歆、甄丰皆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绝其原以神前事,而丰子寻、歆子棻复献之。莽诛丰父子,投棻四裔,辞所连及,便收不请。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莽闻之曰:“雄素不与事,何故在此?”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诏勿问。
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巨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向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侯芭为起坟,丧之三年。
时,大司空王邑、纳言严尤闻雄死,谓桓谭曰:“子常称扬雄书,岂能传于后世乎?”谭曰:“必传。顾君与谭不及见也。凡人贱近而贵远,亲见扬子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昔老聃著虚无之言两篇,薄仁义,非礼学,然后世好之者尚以为过于《五经》,自汉文、景之君及司马迁皆有是言。今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节选自《汉书·扬雄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有下度 度:限度 |
B.除为郎,给事黄门除:授予官职 |
C.于时人皆少之 少:缺少 |
D.而论不诡于圣人诡:违背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实好古而乐道吾尝终日而思矣 |
B.侯芭为起坟,丧之三年填然鼓之 |
C.乃从阁上自投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更阅贤知,为所称善为天下笑者,何也 |
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2)凡人贱近而贵远,亲见扬子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文言文中,桓谭认为扬雄的书能流传后世,有哪些理由?请简要概括。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张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徙家济南。幼从其父学,年弱冠,以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值县官捕蝗,移摄县事。久之,听断明允,其民相率曰:“若得张教谕为真县尹,吾属何患焉。”中延祐乙卯进士,首选,除同知登州事,特旨改集贤修撰,进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选为监察御史。
中书参政杨廷玉以墨败,台臣奉旨就庙堂逮之下吏。丞相倒剌沙①疾其摧辱同列,悉诬台臣罔上,欲置之重辟。起岩以新除留台,抗章论曰:“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今以奉职获戾,风纪解体,正直结舌,忠良寒心,殊非盛世事。且世皇建台阁,广言路,维持治体,陛下即位诏旨,动法祖宗。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章三上,不报。起岩廷争愈急,帝感悟,事乃得释,犹皆坐罢免还乡里。迁中书右司员外郎,改燕王府司马,拜礼部尚书。
宁宗崩,燕南俄起大狱,有妄男子上变,言部使者谋不轨,按问皆虚,法司谓:“《唐律》,告叛者不反坐。”起岩奋谓同列曰:“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趣有司具狱,都人肃然,大事寻定。中书方列坐铨选,起岩荐一士可用,丞相不悦,起岩即摄衣而起,丞相以为忤己。迁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修三朝实录。转燕南廉访使。搏击豪强,不少容贷,贫民赖以吐气。滹沱河水为真定害,起岩论封河神为侯爵,而移文责之,复修其提防,瀹其湮郁,水患遂息。
右丞相别里怯不花②为台臣所纠,去位。未几再入相,讽词臣言台章之非,起岩执不可,闻者壮之。俄拜御史中丞,论事剀③直,无所顾忌,与上官多不合。诏修辽、金、宋三史,充总裁官。史官有露才自是者,每立言未当,起岩据理窜定,深厚醇雅,理致自足。史成,年始六十有五,遂上疏乞骸骨以归,后四年卒。谥曰文穆。
(选自《元史·列传第九十六》有删减)
注:①倒剌沙,人名②别里怯不花,人名③剀,切实。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徙家济南徙:迁移。 |
B. 趣有司具狱,都人肃然趣:通“促”,催促。 |
C.悉诬台臣罔上罔:迷惘。 |
D.丞相以为忤己忤:违逆。 |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张起岩“论事剀直,无所顾忌”的一项是()
①若得张教谕为真县尹,吾属何患焉②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
③起岩即摄衣而起④搏击豪强,不少容贷
⑤讽词臣言台章之非⑥起岩据理窜定
A.①②④ | B.①⑤⑥ | C.②③④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起岩是政绩卓著的政治家和造诣极高的史学家。他为官刚直不阿,不惧权势,屡次为民请命;多次主持国史编修,亲自主持辽、金、宋三史的编撰。 |
B.张起岩有敏锐的洞察力。宁宗去世后燕南突发大案,他不墨守《唐律》,将诬告朝廷官员图谋不轨的男子治罪,稳定了民心,使京师的形势安定。 |
C.张起岩打击恶霸,造福百姓。在燕南廉防使任上,打击为害一方的恶霸,毫不宽容;又主持修治了危害百姓的滹沱河,平息了水患,造福一方。 |
D.张起岩学识渊博,治学态度严谨。在担任修史总裁官时,有些史官故意炫才自以为是,编写内容失当,他依理修正,力求内容深刻丰富、理由充分。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
(2)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