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36°N附近1950年、1954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完成(1)~(3)题。 
(1)图中的森林类型和耕地类型分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
D.亚寒带针叶林、水田
(2)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河流含沙量大 ③酸雨
④海平面上升 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
(3)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
A.停止工交建设和兴建住宅
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
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
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第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 |
| B.珠江三角洲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 |
| C.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 |
| D.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工资水平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快,成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与该地区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部门是()
| A.畜牧业 | B.谷物种植业 | C.园艺业 | D.迁移农业 |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三江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 | B.单位面积产量高 |
| C.水热条件好 | D.人均耕地面积广 |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
|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
|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
|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
黑龙江伊春市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 B.消费市场 | C.廉价劳动力 |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土壤十分贫瘠 | B.开发的成本太高 |
|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关于山西能源基地“三废”治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
| B.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的煤矸石经干燥后再利用 |
| C.对于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
| D.对于废水主要采用投放化学制剂然后过滤净化的办法 |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净化空气 | B.美化环境 | C.涵养水源 | D.防风固沙 |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
|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