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被试者血浆、肾小管第一部分中的液体以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面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
|
血浆 |
肾小管 |
输尿管 |
P |
0.03% |
0.03% |
2% |
Q |
0.1% |
0.l% |
0% |
请指出P和Q是什么?
|
P |
Q |
A |
葡萄糖 |
蛋白质 |
B |
葡萄糖 |
尿素 |
C |
尿素 |
蛋白质 |
D |
尿素 |
葡萄糖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D.孟德尔发现的两大遗传定律使用的范围是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 |
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 n,该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
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复制 |
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
C.分裂过程中,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为两个 |
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
下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图示,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分别是( )
A.④②①③ | B.①④②③ | C.④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点是()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是()
A.1∶3 | B.3∶1 | C.1∶2∶1 | D.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