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海沟—岛弧链,是下面哪两个板块相撞形成的( )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
C.太平洋板块同美洲板块 |
D.太平洋板块同南极洲板块 |
如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若Q地位于山峰的正西,则湖泊位于桥梁的()
A.东南 | B.东北 | C.西南 | D.西北 |
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110米 | B.230米 | C.340米 | D.420米 |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 B.310米 | C.360米 | D.410米 |
读下面两区域局部图,图中甲、乙两个城市()
A.同属一个大洲 | B.同临一个大洋 |
C.同处一个半球 | D.同在发展中国家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等温线图”。乙地区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影响 |
B.大气环流影响 |
C.地形影响 |
D.人类活动影响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下图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 )。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
B.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
D.工业增长经历了先快后慢的变化过程 |
90年代后期至今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产生如图所示的发展变化,其原因可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 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
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 ④大力发展特大城市,减缓农村发展
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⑤ |
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日本企业投资的甲厂某韩国企业投资的乙厂某香港企业投资的丙厂图中甲、乙、丙三家工厂依次可能是()
A.纺织厂、汽车厂、服装厂 | B.钢铁厂、纺织厂、食品厂 |
C.食品厂、纺织厂、汽车厂 | D.服装厂、纺织厂、钢铁厂 |
三家企业的加工地都选择在我国境内布局,其中()
A.甲厂主要是利用我国政策优势 |
B.乙厂主要受我国庞大市场的吸引 |
C.丙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广大的市场 |
D.三家企业选择我国加工,其共同区位因素是我国有丰富的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