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下图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 )。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
B.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
D.工业增长经历了先快后慢的变化过程 |
90年代后期至今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产生如图所示的发展变化,其原因可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 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
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 ④大力发展特大城市,减缓农村发展
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⑤ |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成功发射升空。11月9日到lO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经受“日凌”干扰考验。据此回答5~6题。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嫦娥一号”在升空过程巾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 )
“日凌”时,太阳、探测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巧在条直线上;月食时,月球及卫星将处在地球的阴影中。“日凌”、月食对“嫦娥一号”卫星的主要影响,正确的是
①日凌时,太阳产生的强大电磁波干扰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可能造成通讯中断
②口凌时,太阳色球层的耀斑可能会击穿卫星通讯设备
③月食时,卫星外温度会急剧下降,导致卫星温度很低
④月食时,卫星会因缺少阳光而能源不足
⑤日凌时,卫星温度会很高,月食时月球对卫星的引力会减小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④⑤ | D.①③④ |
下图是一组文化景观图,读图完成8-10题。
8.上述文化景观在我国黄土高原分布较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甲图景观显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干旱 B.寒冷 C.地势高 D.雾多
10.丙图建筑风格在我国东北比较常见,其出现源于()
A.迁移扩散 B.传染扩散 C.等级扩散 D.刺激扩散
7.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图11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楼兰古城属于精神文化景观 |
B.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都属于自然文化景观 |
C.该区域为热带沙漠景观 |
D.楼兰干尸的发现说明文化景观具有时代性 |
1. 中秋、春节均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袭于祖先,并代代相传,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播属于()
A.文化扩散 | B.文化传承 | C.迁移扩散 | D.传染传播 |
10.不同的文化区有不同的特点,但作为文化区也有共性。下列有关文化区的空间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文化区的重要性与它的范围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 |
B.政治文化区常有明确的边界 |
C.潘帕斯草原牧牛区并不与阿根廷的温带草原地带完全重合 |
D.语言文化区有明确的边界,而经济文化区不一定有明确的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