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表1完成18~19题。
表1
|
年份 |
世界总产量 |
该农产品总量世界排名及产量 |
|||
1 |
2 |
3 |
4 |
|||
某农产品 |
1993 |
264.5 |
印度 72.0 |
中国 58.8 |
斯里兰卡 24.5 |
肯尼亚 20.0 |
1996 |
263 |
印度 72 |
中国 59 |
斯里兰卡 25 |
肯尼亚 25 |
该农产品为()
A.棉花 | B.甘蔗 | C.茶叶 | D.天然橡胶 |
该农产品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A.热量较好、雨量适中的暖温带地区 | B.亚热带的丘陵地区 |
C.海南岛、西双版纳、雷州半岛等地 | D.热带、亚热带的平原地区 |
下图为某国南部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①、②、③、④四图例分别代表该国除谷物种植用地以外的其它四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林地牧草地基本未利用地经济作物用地 |
B.牧草地林地经济作物用地基本未利用地 |
C.基本未利用地经济作物用地林地牧草地 |
D.经济作物用地基本未利用地牧草地林地 |
下列属于该地区盛产的主要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是
A.小麦可可 | B.水稻亚麻 | C.玉米甘蔗 | D.小麦黄麻 |
盛行风向转变指数公式:IS=(F1-F7)+(F′7-F′1),其中F1与F7分别表示1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7月的频率,F′7与 F′1分别表示7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1月的频率。下图示意中国近地层盛行风向转变指数(IS)最大值的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图中a地北部闭合等值线内的“IS”最大值可能为
A.25 | B.0 | C.-15 | D.-25 |
关于a、b、c、d四地“IS”最大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四周地形封闭,冬夏季风不能到达,因此IS最大值很小 |
B.b地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明显,因此IS最大值很大 |
C.c地IS最大值较同纬度东部小,主因是植被茂密阻挡了季风 |
D.d地IS最大值较同经度北部大,主因是地形阻挡了东南季风 |
下图示意我国“中原城市群”(城市名只标注了郑州)各城市不同年份城市竞争力的等级分布演变状况(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第一至第四等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有关“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演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二等级梯队由北部与东部逐步收缩稳定在北部地区 |
B.第三等级梯队从南部扩至南部与东部,后又缩回南部 |
C.位于郑州正东部的城市,其城市竞争力等级明显下降 |
D.位于郑州正西部的城市,其城市竞争力表现较不稳定 |
1988年,“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差异最大的发展轴是
A.京广线沿线 | B.陇海线沿线 | C.京九线沿线 | D.焦枝线沿线 |
下图示意使用GIS分析某类自然灾害(X)的模型构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该类自然灾害(X)是
A.台风 | B.内涝 | C.泥石流 | D.塌陷 |
该类自然灾害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其原因不可能包括
A.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 | B.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上升 |
C.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 | D.城市郊区温差有所下降 |
下图示意某人口1亿以上国家2006~2010年每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的对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关于该国2006~2010年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总量一直在下降 |
B.该国年净增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死亡率仍然很高 |
C.该国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 |
D.该国2009~2010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鼓励生育政策起实效 |
该国最有可能是
A.俄罗斯 | B.德国 | C.美国 | D.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