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中国科学院与我国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有关实验室组成的联合实验室之一,又叫人工膜技术,是生物工程的一个新的分支。这一技术是把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着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通过脂质微球体的膜与细胞质的相互作用(包括膜相互融合,被吞噬等),把这些物质送入细胞中。从而达到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目的。请回答:
(1)微球体与细胞的融合依赖于膜的 性,要将药物、酶等运输到患病部位,与细胞膜的特异性的 功能有关,这一功能与组成细胞膜的
密切有关。
(2)下图为人体肝细胞膜的业显微结构模式图,则:
①在a~d四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表示CO2的运输的是 ,表示K+运输的是 。(用字母回答)
②若该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代谢活动加强,则该膜结构特点表现为 。若将该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则该膜结构将变 。
(3)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常通过减少磷脂的供给量,达到提高谷氨酸产量的目的,这样做的原理是 。
(4)“生物导弹”可以将抗癌药物运输到癌细胞中,达到治疗的目的。其中将抗癌药物运输到特定部位的关键物质是 ,这是由于癌细胞具有 性。
(5)甘油、胆固醇等之所以能优先通过细胞膜,主要与 有关。
(6)如果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给狗注射适量的Na131I,可见该细胞中131I先上升后下降,原因 。
(7)如果该细胞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较,则膜结构中[ ] 含量下降,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
下图为色盲患者家系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属遗传。
(2)12号的色盲基因最终可追溯到 号。
(3)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1 ;7 ;6
(4)12号与10号婚配属于 结婚。
下图表示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某个阶段,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 ]。
(2)造成此反应生成物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3)根据上图并参考右上表分析:[1]上携带的氨基酸是,这个氨基酸与之前的氨基酸是通过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资料显示,近10年来,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20—1),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1) 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的作用来完成的。通过生化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
(2) 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
(3) 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右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组合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紫花 |
白花 |
||
一 |
紫花×白花 |
405 |
411 |
二 |
紫花×白花 |
807 |
0 |
三 |
紫花×紫花 |
1240 |
420 |
(1)根据组合能判断出是显性性状。
(2)请写出组合一的亲本基因型:紫花,白花
(3)组合三的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占。
(4)若取组合二中的F1紫花植株与组合三中的F2紫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
为
(5)若组合三的F1中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420株,则组合三F1中A的基因频率为。
Ⅰ.中新社2010年10月25日报道,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季维智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成功培育出中国首例转基因猕猴。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未来人类重大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图是转基因猕猴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过程②中常用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CO2气体以维持。
⑶图中过程⑦称为 ,为使代孕雌猴与供体雌猴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此前需对代孕雌猴作 处理。
⑷若要同时获得多只与此转基因猕猴相同的小猴,可对早期胚胎进行 ,操作时选择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若选用囊胚期的胚胎,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Ⅱ.下图为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请回答:
⑴ 制作果酒的发酵阶段,发酵瓶的瓶盖应()
A.一直打开 | B.打开并盖上一层纱布 | C.定时拧松 | D.一直拧紧 |
⑵ 写出由果酒酿制成果醋过程的总反应式: 。
⑶ 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醋酸杆菌进行纯化培养,通常采用 接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