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 ①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柱和中心 ②由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③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下面关于徽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徽商的兴起是明清时期商业蘩荣的反映 |
| B.徽商的活动区域仅限于今天皖南徽州地区 |
| C.徽商的兴起与“重农抑商”政策背道而驰 |
| D.徽商的兴起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页)教材此处同时使用“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两个概念的含义完全相同 |
| B.两个概念没有关联 |
| C.前者偏重生产结构,后者偏重生产结果 |
| D.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 |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其内容极为广泛。从该书中可以查阅到
| A.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等技术在北方的应用 |
| B.水排、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的制作工艺 |
| C.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
| D.耧车、曲辕犁等农具的制作和使用技术 |
孙中山在谈到科举取士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认为
| A.举荐制度在历史上没有进步性 |
| B.科举考试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
| C.唐宋考试制度过于严厉推行难度较大 |
| D.八股取士值得推崇 |
据《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对材料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封建”意为分封建国 |
| B.元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有效管辖地方 |
| C.元代疆域比汉唐辽阔 |
| D.中书省主要职责是统辖大都等腹里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