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球的大气层中,基本不变的成分为氧、氮、氩等,占大气总量的99.96%.可变气体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碳(C02)、水气和臭氧等,这些气体的含量很少,但对大气物理状况影响却很大.据研究: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放出C02,使大气中的CO2浓度不断增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即:使大气的平均温度上升,从而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由此可判断:CO2比大气中的氧、氮、氩等基本不变的气体成份(       )

A.对可见光的吸收作用强
B.对无线电波的吸收作用强
C.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强
D.对红外线的吸收作用强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O注入人体,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的正电子与人体内的负电子相遇湮灭转化为一对γ光子,被探测器采集后,经计算机处理生成清晰图像.则根据PET原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O在人体内衰变方程是O→N+e
B.正、负电子湮灭方程是e+e→2γ
C.在PET中,O主要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
D.在PET中,O主要用途是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B.截止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减小
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若波速为200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的加速度将增大
B.图示时刻,质点b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D.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2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
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C.200个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0个
D.在中子轰击下生成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聚变过程中

A.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B.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C.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D.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