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 |
取样 |
处理 |
分组 |
培养液 |
供氧情况 |
||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
50mL |
破碎细胞 (细胞器完整) |
甲 |
25mL |
75mL |
无氧 |
|
乙 |
25mL |
75mL |
通氧 |
||||
50mL |
未处理 |
丙 |
25mL |
75mL |
无氧 |
||
丁 |
25mL |
75mL |
通氧
|
下面是几位同学所绘制的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简图,其中形态正确的是()
下列几类细胞分裂中,观察不到纺锤丝的有()
A.蛙的红细胞 | B.骨髓细胞和肾细胞 |
C.根尖生长点细胞 | D.鱼受精卵的分裂 |
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差别是无丝分裂()
A.没有DNA复制 | B.核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
C.染色体数目有规律变化 | D.不出现纺锤丝、没有染色体的变化 |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的特点是()
A.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分隔成两个子细胞 |
B.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核仁、核膜重新出现,形成两个子细胞 |
C.不形成细胞板,由细胞中部内陷横缢形成两个子细胞 |
D.亲代染色体经过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
下列哪一个现象是在进行分裂的动物细胞中不能出现的()
A.染色单体分开 | B.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
C.核膜消失 | D.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了一个细胞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