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1)你认为这首元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答:
(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主题?请联系具体内容分析。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20个字。(6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夜坐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 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蟋蟀。③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本诗首联、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全诗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①
姜 夔
笠泽②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③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注】①姜夔于绍熙二年(1191)冬,到石湖范成大处做客,除夕晚上乘船回家,途中写下了十首七绝。此为第七首,描写诗人只身夜渡太湖的情景。②笠泽:指太湖。③长桥:指垂虹桥,北宋时建,在今江苏吴江市。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叙述。( 4 分)
诗中的“雁影”与作者的心境有什么联系?请作简要分析。( 4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
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闻雁
韩洽①
朔风吹雁渡江干②,月白霜清响尚寒。
孤客几回愁里听,故乡何处报平安?
【注】①韩洽是明朝遗民,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漂泊无归。②江干:江边开头两句诗着意一个“寒”字,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