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知识和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囚素,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可见
A.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 B.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C.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 D.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
“新常态”意指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用以表达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新常态”的表述蕴含的哲理有()
①运动和静止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④不同矛盾在同一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A.③④ | B.①④ | C.①② | D.②③ |
疫苗是人类医学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然而自打疫苗诞生之日起,反疫苗的声音就一直不绝于耳。近年来,美国有一些人因宗教信仰或个人原因拒绝接种麻疹疫苗,在美国麻疹出现卷土重来的迹象。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
①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体的限制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是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方略的形成和提出是个循序渐进、日臻完善的过程。从时间维度上看: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主旨。这启示我们
①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现和发展人的认识
②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深藏于事物内部
③要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
④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新常态”是2014年非常重要的经济术语,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基于国情提出的发展新思路。这折射出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思维方法不同决定人们的认识不同
④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③④ | B.①④ | C.①② | D.②③ |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