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目的基因到导入动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
| A.利用农杆菌感染受体细胞的方法 |
| B.利用基因枪法将表达载体打入受体细胞 |
| C.采用显微注射仪对受体细胞进行显微注射 |
| D.采用Ca2+处理受体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
影响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速率的是碳氮比,当碳氮比为4∶1时,菌体大量繁殖,而碳氮比为3∶1时,则繁殖减慢,产生的谷氨酸增多。所以运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谷氨酸时应选择的培养条件是()
①对数期,培养基碳氮比为4∶1,隔绝空气
②对数期,培养基碳氮比为3∶1,隔绝空气
③对数期,培养基碳氮比为4∶1,通气培养
④稳定期,培养基碳氮比为3∶1,隔绝空气
⑤稳定期,培养基碳氮比为4∶1,通气培养
⑥稳定期,培养基碳氮比为3∶1,通气培养
| A.②③ | B.①⑥ | C.③④ | D.③⑥ |
基因工程培养的“工程菌”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产品有()
①石油②人生长激素③紫草素④聚乙二醇⑤胰岛素 ⑥重组乙肝疫苗
| A.①③⑥ | B.②⑤⑥ | C.③⑤⑥ | D.②③⑤ |
下列哪项不是发酵过程中要完成的()
| A.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中的细菌数目、产物浓度 |
| B.不断添加菌种 |
| C.及时添加必需的培养液组分 |
| D.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条件 |
谷氨酸发酵生产中,必须不断地调整pH,原因是()
①谷氨酸发酵的最适pH为7.0~8.0
②在发酵过程中,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
③当pH呈酸性时,谷氨酸的产量会下降
④不调整pH,培养液中生成的谷氨酸会转变成其他物质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味精生产的一些生产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常用的菌种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
| B.培养基是含有五种营养成分的选择培养基 |
| C.在发酵中要控制的只有温度、pH、通气量 |
| D.谷氨酸用Na2CO3中和后,再经过滤、浓缩、离心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