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山东省泰安市高三质检38题)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最主要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
B.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成为普遍的社会规范 |
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明显减少 |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 |
B.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
D.内阁成员对政府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
伏尔泰有一句名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脖子上戴着轭,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就带着马刺吗?”体现的理性精神是()
A.自由 | B.平等 |
C.民主 | D.法治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这段文字反映出美国( )
A.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 B.三权分立的原则 |
C.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 D.共和政体的实质 |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天演论》 | D.《变法通议》 |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否定教皇地位 | B.否定基督教 |
C.倡导人的解放 | D.宣扬《圣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