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用图14-8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 )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 |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 |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图4-8 |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
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由“光纤之父”华裔物理学家高锟、美国科学家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三人分享。博伊尔和史密斯的成功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电荷耦合器件由一组规则排列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电容器阵列和输入、输出电路组成。下列有关电容器电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B.电容器的带电量为零时,它的电容也为零
C.电容器的电容随所带电量的增大而增加
D.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大时,两极板间的电压也随着增加,但其电容保持不变
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出a光,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出b光。则
A.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用a光照射时相邻亮纹间的距离比用b光照射时的大 |
B.若用a光![]() |
C.在同一种玻璃介质中,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比b光的大 |
D.在同一种玻璃介质中,a光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 |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停放着A、B两辆小车,质量分别为M和m,且M>m,两车相距为L。人的质量也是m,另有不计质量的一根竹竿和一根细绳。第一次人站在A车上,竿插在B车上;第二次人站在B车上,竿插在A车上。两种情况下,人用同样大小的力拉绳子,使两车相遇。设阻力可忽略不计,两次小车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
A.t1>t2B.t1<t2C.t1=t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如图所示,绝缘杆两端固定带电小球A和B,轻杆处于匀强电场中,不考虑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初始时杆与电场线垂直,将杆右移的同时顺时针转过90°,发现A、B两球电势能之和不变,根据图象给出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A、B两球电势能之和不变,所以电场力对A球或B球都不做功
B.A带正电,B带负电
C.A球电势能在增加
D.A、B两球带电量的绝对值之比qA∶qB=1∶2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木块A、B,木块A以速度v前进,木块B静止,当A碰到B左侧所固定的弹簧时(不计弹簧质量),则()
A.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A减少的动能最多,A的速度减少v/2
B.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整个系统减少的动能最多,木块A的速度减少v/2
C.当弹簧由压缩恢复至原长时木块A减少的动能最多,A的速度减少v
D.当弹簧由压缩恢复至原长时整个系统不减少动能,木块A的速度也不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