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期以后,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生快速变迁。关于这个变动,下列叙述何者适当?
①由于市场交换规模扩大,白银逐渐取代铜币,成为市场交换的单一货币
②传统「士为首,农次之,工商其下」的观点,逐渐转变为「工商皆本业」、甚至「重商」的观点
③由于商业的需要,传统的珠算工具已不能满足需求,导致明末传教士传入的数学大为盛行
④棉纺织业是明清经济繁荣的重要关键,也是促进市镇发展的重要原因
⑤通过东南沿海与国外商人的贸易,促进经济与商业的繁荣
A.①④⑤ | B.②④⑤ | C.①②③ | D.③④⑤ |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央 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②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
③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的需要 ④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07—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不足1%,而今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已经提高到8%以上,中国成为世界第三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包括()
①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③牺牲了农民的部分利益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一位学者写道:“留在人们记忆里、口碑里的,每逢校庆就会被着意描述的‘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早已是北大人的一个美丽的梦。”今天人们怀念“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其原因有
①当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②是《新青年》最早的创办地点
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④是发布“尊孔”号召的基地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不论从欧洲的角度,还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引人注目。”其“转折”表现为
①由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到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②新建立的国际组织有效地防止了世界性战争的爆发
③欧洲中心地位动摇,大多数国家成了债务国
④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 面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国际会议,没有苏联首脑出席的是
A.开罗会议 | B.德黑兰会议 |
C.雅尔塔会议 | D.波茨坦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