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目前,央视二套热播的《大国崛起》的序言中说: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请回答:
(1)影响英国从19世纪中期“世界工厂”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垄断地位丧失的因素主要是什么?由此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2)日本的经济腾飞主要有两次,请问是哪两次?第一次经济腾飞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次经济腾飞的影响是什么?
(3)德法两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最为明显。拿破仑、希特勒两人曾以武力谋求欧洲统一,但都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共同原因何在?当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呈现出的特点是什么?
(4)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许多著名的总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华盛顿、林肯、富兰克林·罗斯福三人倍受美国人民爱戴,试述其原因?
(5)纵观各个大国兴衰的过程,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只要言之成理,任答两点即可)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其内容看是()
A.程朱理学 | B.阳明心学 | C.经世致用思想 | D.知识即美德 |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
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
C.善用权术,建立权威 | D.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
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A.儒家学说 | B.墨家学说 | C.法家学说 | D.道家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