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6个能参与成键 |
|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
|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
|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c(I3-)
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I2(aq)+I-(aq) I3-(aq)△H<0 |
| B.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b时I2的转化率更高 |
| C.若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υ正>υ逆 |
| D.温度为T1时,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KI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室温下,将1.00mol· L-1盐酸滴入20.00mL1.00mol· L-1氨水中,溶液pH随加入盐
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pH=14 |
| B.b点:c(NH4+) +c(NH3·H2O) = c(Cl-) |
| C.c点:水电离出的c(H+) = 1.0×10-7mol· L-1 |
| D.c点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一定为: |
c(Cl-)>c(NH4+)>c(H+)>c(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凡是铵盐均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氨气 |
| B.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溶解 |
| C.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溴水退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 |
| 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 |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入过量H2SO4
③向Ba(NO3)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
⑤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A.①②③ | B.①②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