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日本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读图完成小题。
1.符合纬度地域分异的表现是()
A. | T地与Q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 | B. | 樱花初放日期在Q地晚于R地 |
C. | R地与P地樱花初放口期相近 | D. | 樱花初放日期在T地晚于R地 |
2.影响乙岛M、N两地樱花初放日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 N地接受太阳辐射较多 | B. | M地受南下寒流影响 |
C. | N地地势较为低平 | D. | M地受北上暖流影响 |
读“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不同纬度的四地垂直竖立高度相同的旗杆,正午时旗杆顶点的影子周年变化范围示意图”。完成第4题。
左图中d地区标杆的影子与右图中对应的可能是(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读“23O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第3题。
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丙地.取最短航线( )
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 B.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
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 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l~2题图中山峰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450米 | B.650米 | C.750米 | D.850米 |
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乙村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
B.地势由北南东三面向西部倾斜 |
C.B地夏季降水量大于C地 |
D.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 |
读下面两种地貌图,据此回答29~30题。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 B.沙丘 | C.冲积扇 | D.沙丘 |
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 | B.风力沉积 | C.风力侵蚀 | D.流水沉积 |
该图是“某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26~28题。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①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②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③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
④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①以旅游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④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反映该省主要区域城市化模式的是()
A.对外开放![]() ![]() ![]() |
B.小商品经营![]() ![]() ![]() |
C.大城市扩散![]() ![]() ![]() |
D.沿边开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