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表是杂交实验结果:
P |
灰身♀×黑身♂ |
红眼♀×白眼♂ |
F1 |
灰身 |
红眼 |
F2 |
灰身:黑身=3:1 |
红眼:白眼=3:1 |
(1)选果蝇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写两点)
(2)试推断F2中红眼果蝇的性别是 。
(3)以上两对相对性状中,正交与反交产生子代的结果不一致的是 。
(4)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与黑身白眼果蝇(♂)杂交,再让F1个体间杂交得到F2。预期F2可能出现基因型有 种,雄性中黑身白眼的概率是 。
(5)怎样能得到一批通过眼睛的性状就能分辨雌雄的果蝇?(用遗传图解表示)
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
(1)该图中,①为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⑨为__________
(2)该化合物由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水分子形成的,它们的R基序号依次是__________ 。
(3)该图所示为 肽化合物,它是由___种氨基酸构成。
(4)生成此化合物的反应叫_____________,氨基酸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
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以上甲、乙两图,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属于真核细胞的是。判断依据为。
(2)甲、乙两细胞在结构上相似之处为。
(3)在乙图的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_中,可以被_________染色; RNA大部分存在于_________中,可以被_________染色。
孔雀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其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是非常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几十年前,德国的一位育种者在众多的孔雀幼鱼中发现一条身体后半部为暗色的个体,并以此个体为基础培育出了“礼服”品种。用“礼服”品种的雌鱼作亲本(P)与其他品种的雄鱼杂交,所得子代(F1)个体中,雌雄鱼均表现“礼服”性状;将子代(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得子代(F2)个体中,雌鱼均表现“礼服”性状,雄鱼表现为1/2“礼服”性状、1/2无“礼服”性状。请用“假说—演绎法”对“礼服”性状的遗传进行研究。
(1)“假说—演绎法”的一般步骤为:①提出问题→②→③演绎(推理)→
④→⑤得出结论。
(2)在研究“礼服”性状遗传的①步骤中,提出的问题是。
(3)在研究“礼服”性状遗传的②步骤中,具体内容是:控制礼服性状的基因。
(4)设计杂交实验推论步骤②的内容,杂交实验内容是。
(5)请用遗传图解(基因符号为A、a)表示(4)杂交实验具体内容。
(6)根据你的研究,请预测F2个体自由交配得F3的性状表现型之比为:雌“礼服”:雌无“礼服”:雄“礼服”:雄无“礼服”=。
(7)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看,控制孔雀鱼的“礼服”性状的基因与控制非“礼服”性状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乙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D.伴X染色体隐陛遗传病 |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Ⅱ一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Ⅱ一6的基因型为,Ⅲ一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3)假如Ⅲ一10和Ⅲ一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患乙病的概率是,不患病的概率是。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________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5)若在该野生植物发育过程中,出现显性纯合子致死的现象,那么在(4)的杂交过程中,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6)若紫花与(4)中红花杂交,子代全为紫花。简单设计实验确认红花的基因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简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