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世纪20年代起,温特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测得玉米胚芽鞘生长素的侧向再分配如下图所示。


材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利用气相一质谱等物理化学法测得向日葵下胚轴、萝卜下胚轴和黄化燕麦芽鞘的生长素分布如下表所示。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
表:向日葵、萝卜和燕麦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黄化燕麦芽鞘
3
IAA分布%
测定方法
49.5
50.5
50
绿色向日葵下胚轴
3
51
49
48
分光荧光法
5
50.5
49.5
50
免疫法
绿色萝卜下胚轴
3
5l
49
45
电子俘获检测法
器官
实验数
向光一侧
背光一侧
黑暗处理
电子俘获检测法

 
(1)材料l说明,生长素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生长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所以胚芽鞘向光性生长。
(2)材料2的黑暗处理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2是否支持材料l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2的学者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应该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3分,每空l分)家兔的内分泌系统与人体相似,如图为其下丘脑与部分其他内分泌腺或效应器功能关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处于寒冷环境中,家兔对寒冷刺激产生的生命活动调节属于____调节,激素____的分泌量将会增加,这两种激素在此调节过程中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2)图中虚线所示箭头表示激素分泌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对于维持动物体内激素D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若切除甲状腺的三分之一,激素D的分泌将会____,激素A的分泌将会____;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家兔的尿量将____,激素F的分泌量将____。
(4)为了探究高温能否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活性,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
材料和用具:性别、日龄、大小相同的健康家兔数只,常温下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用100℃沸水处理1 h的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饲养条件适宜。(实验提示:给药途径为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作要求)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与步骤:
①取相同数量的上述家兔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持续灌胃数天后测定甲、乙、丙三组家兔的耗氧量。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每空l分)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甲所示)。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__。图甲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
(2)调查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图乙),并着手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树木A与树木B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多样性,主要是由______和______引起的。树木A与树木D、E、G之问的差异属于____多样性。

(3)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__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丙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

(10分,每空1分)如图为生物体内的重要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相关的生理过程,Ⅰ~Ⅶ代表相关的物质。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物质Ⅰ~Ⅶ中,可代表相同物质的有Ⅰ与Ⅴ,此外还有____________。蓝藻细胞中产生的物质Ⅱ需要穿过____层磷脂分子层才能释放到大气中。
(2)除图中标明的外,还可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____(填序号),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过程____(填序号)。
(3)若将某植物置于含C18O2的环境中生长,一段时间后,植物体周围空气中含有18O的物质有Ⅰ~Ⅴ中的____(填序号)和水。
(4)图中水主要由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通过________吸收,与该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植物运输矿质元素的动力来自________。
(5)空气中的N2一般要通过以根瘤菌为代表的________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在“水稻、小麦、大豆和马铃薯”四种生物中,吸收土壤中硝酸盐最少的是____。

在2009年下半年,我国许多地区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热和消毒剂敏感,而对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强。其核酸由8个片段组成,分别编码10种蛋白质。如图表示其活动周期,A、B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

(1)该病毒由____外壳(衣壳)和____组成。被膜中含有病毒融合蛋白,它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时起关键作用(每空1分)。
(2)能正确表示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2分)()

(3)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预防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A.疫苗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4)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健康人在一段时间内也可能再次感染甲型H1N1流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____识别抗原(每空1分)。
(5)机体能合成数百万种特异性抗体,抗体种类如此多的原因是其分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请你回答: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_____________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图甲中代表生产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字母依次是_____。
(2)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前者自我调节能力较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乙,请你在丙图中完成植食性昆虫在t0-t2时间段的数量变化曲线图。
(4)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D最多可得到能量__KJ。
(5)如图表示两种生物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群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B.t3~t5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是衰退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C.乙种群在t5时刻达到了环境容纳的最大值,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D.甲乙两种群的全部生物构成群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