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把下列各自然带的代码填入与图中A、B、C、D对应的位置上。
①高山草甸带②冰碛和地衣带③常绿阔叶林带④针叶林带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此图自然带分布反映了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同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3)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完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坡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海拔比北坡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位于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气候,气候特征是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冬雨夏干的气候地区是,其形成原因是
(3)D处常年受气团控制,气候特征为
(4)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其序号与上述气候的代表字母联系起来。

①()②()③()

图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

(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
A
B
(2)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
B
(3)下列四国中,与A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A.印度B.埃塞俄比亚 C.法国D.俄罗斯

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图中的A、B、C、D、E
五处可供选址。据此并读图,回答问题。


在A、B、C、D、E五处中:
(1) 印染厂宜选址于  ,理由           

(2) 水厂宜选址于 , 理由是  
   
(3) 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理由是   
 
(4) 科技园区宜选址于  ,理由是      
 
(5) 生态公园宜选址于  ,理由是       
 

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l)图中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变化,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变化。
(2)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水平
(3)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现象,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的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特点:
①从;②从
(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的方式主要是的。
(4)这一时期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是城乡之间巨大的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