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将氯化铁稀溶液蒸发浓缩为饱和溶液 |
| B.氢氟酸储存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
| C.金属钾储存在煤油中 |
| D.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常含有少量的CO2、SO2及H2O(g)杂质,可依次通过高锰酸钾溶液和碱石灰得较纯净的乙烯气体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一定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
| C.一定条件下,理论上1mol苯和1mol甲苯均能与3molH2反应 |
|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OH稀溶液反应,因为分子中均含有官能团“﹣OH” |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Cl2+2OH﹣═ ClO﹣+Cl﹣+H2O |
| B.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CO32﹣+2H+═ CO2↑+H2O |
|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沉淀:Ba2++SO42﹣═ BaSO4↓ |
| D.铜片放入稀硝酸中产生气体:Cu+4H++2NO3﹣═ Cu2++2NO2↑+2H2O |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B.Na![]() |
C.H+![]() |
D.![]() |
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吸氢后制备的二次电池(充放电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 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电时K+移向碳电极 |
| B.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 2H+ |
| C.充电时镍电极的电极反应为Ni(OH)2 + OH――e-= NiO(OH) + H2O |
| D.该电池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
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后,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又逐渐变浅。(已知:3I2+ 6OH—= IO3—+5I—+3H2O , IO3—离子无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2e—= H2↑+2OH- |
| B.a为电源正极 |
| C.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没有IO3— |
D.用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为:KI + 3H2O KIO3+3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