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生产钢铁的大军,……为了提供炼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对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
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
C.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
D.直接导致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
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
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已具备了
A.宗教动力 | B.社会根源 | C.客观条件 | D.交通条件 |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