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中央多次强调要提高教师的待遇,看来这次给教师增加工资的消息真是空穴来风。 |
B.这虽是几句无稽之谈,但他听后却很高兴,拼命地钻研《美国十大富豪传》,找发财致富的门径。 |
C.事物按照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发展,人们只能顺水推舟,不能任意改变它的发展规律。 |
D.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中 |
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②不知东方之既白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④顺流而东也⑤始指异之⑥萦青缭白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⑧小学而大遗⑨耻学于师⑩穷山之高而止
A.①③ /②⑩/④⑦/⑤⑨/⑥⑧ | B.①②④⑦/⑥⑧/③/⑤⑨/⑩ |
C.①④⑦/②⑩/③/⑤⑨/⑥⑧ | D.①⑦/②⑥/③④/⑤⑨/⑧⑩ |
下列句子中,与“凌万顷之茫然”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C.渺渺兮予怀 |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B.凌万顷之茫然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C.哀吾生之须臾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D.吾从而师之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举匏尊以相属 |
B.或师焉,或不焉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下列选项对《沁园春·长沙》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后写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所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虽然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但仍然属于现代诗歌。 |
B.为了适应格律要求,诗的前三句打破了一般的语言顺序,应理解为“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向北流去”。 |
C.词的上阕中,“看”字领起了“湘江秋景图”中的七句诗,这七句诗写景的顺序井然:由近观到远望,由仰视到俯瞰;前两句是静景,后四句是动景;第七句是由点到面的总结。 |
D.全诗最后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结,用问句形式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诗人(革命青年)立志主宰国家、民族命运的豪情壮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