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交通工具是19世纪中后期从外国传入中国的是
    
A (电车)   B(汽车)  C(人力车)   D(火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某一思想家“存在着鼓励各人以自己的良心指导行动,而不顾习惯的道德标准这一趋向”,这一思想家应是

A.董仲舒 B.李贽
C.王阳明 D.苏格拉底

1920 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此等论调”应该是

A.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
B.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主张
C.黄宗羲的“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思想
D.王阳明的“致良知”观点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践行天理需要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具体应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所谓“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恭,口容止,气容肃”。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西汉时,一大夫随武帝外出打猎,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 B.“以仁入法”
C.“心即理也” D.“致良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