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
材料一: 2007年第16号台风“罗莎”于10月2日生成,“罗莎”台风6日横扫台湾。据台湾《联合晚报》7日报道,台风已造成7人死亡,2人失踪,52人受伤,死伤人数可能还会增加。
材料二:2008年 1月10日以来,一场强烈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袭击我国南方等地,其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大、所造成的灾害之重为历史罕见。
材料三:雨涝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中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占年总量百分比)
地区 |
春季 |
夏季 |
秋季 |
冬季 |
华南地区 |
11 |
43 |
39 |
7 |
华北平原 |
9.8 |
73 |
13 |
4.2 |
长江中下游 |
22 |
45 |
18 |
15 |
西北干旱区 |
32 |
29 |
10 |
29 |
(1)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有那些?台湾东西部地质灾害的特点差异及原因
(2)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遭受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随着冰雪的融化可能发生哪些次生地质灾害?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我国雨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读“某地区工业区位图”,图中城市常年盛行西南风,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图中工业区位是否合理:
①化工厂。理由:。
②食品厂。理由:。
③自来水厂。理由:。
④钢铁厂。理由:。
(2)将不合理的工业区位调整为:。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城市分布密集。从自然地理区位分析,主要受和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
(2)从1985年到2000年,该区域城市发展的显著变化有和。
(3)该地区城市发展有哪些有利区位条件?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个城市中,提供职能最少的是,服务范围最大的是,理由是。
(2)在我国的A、B、C三类城市中,数目最多的是,彼此之间距离最大的是。
(3)若C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且在我国数目最少,那么这个城市是。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第一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自然增长率,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状态。
(2)人口低速增长阶段为图中的第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的特征是:人口进一步下降,和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目前、
和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已进入这个阶段。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沿海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海港选址在P地而不在Q地的原因。
(2)该城市在规划中A、B、C、D为预留地。现在该市决定在上述四地中建设一化工小区,
你认为选择什么地点适合,并说明理由。
(3)造成图中局部地区等地租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因素是什么?
(4)据史料记载该城市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请推测早期的城市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