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虽历经曲折,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l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l956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 |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学“制”、学“思想”的三个阶段。作为这个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B.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 |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
A.洋务运动时期 | B.维新变法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二(1)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 )
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 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
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
A.翻译了外国书籍 | 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
下图是“泰坦尼克”号最后一位幸存者米尔维娜·迪安,她于2009年6月1日去世。她所在的“泰坦尼克”号是1912年4月15日被一处冰山撞沉的。它在沉没前使用的求救工具不会是 ( )
A.救生衣 | B.信号灯 | C.电报 | D.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