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




 

材料二:

 





 



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合作社

 



农民拿着土地证申请加入合作社

 

 

 
材料三: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单位:万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农村变动”的主要措施及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时期中国的土地制度与过去比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这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从我国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
(4)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方针政策又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阐述这次重大调整的时代背景及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一览表(单位:英镑)

年份
1840
1843
1844
1845
货值
524198
1456180
2303619
2394827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生丝数量一览表(单位:万镑)

年份
1843
1845
1853
出口量
1787
13220
62894

材料二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
材料三 1905年,清政府奏准《出洋赛会章程》……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商部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商部在博览会会场设立事务所,经理华商与会有关事务,向华商提供各种帮助。……1910年6月,南洋劝业会在南京正式开幕……共设农业、医药、教育、工艺、武备、机械、美术等9个展览馆和一个劝工所。另设暨南馆l所,陈列南洋各埠华侨之出品;参考馆3所,主要展出外国产品。
——《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为我们研究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政策与鸦片战争前有什么不同?(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经济与世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焉用杀?子欲善为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自《论语》
材料二鲁迅对孔子及儒学的评论


评论
出典
评孔子
“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孔墨都不满于现状,要加以改革。”
《三闲集·流氓的变迁》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所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和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
《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评儒学
(儒学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
《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儒学)“是着眼于历代封建帝王赖以维护其统治的儒家的传统——精神‘麻痹术’”
《坟·春末闲谈》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基督教的专制。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什么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孔子与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3)鲁迅与伏尔泰对儒学的看法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图说历史”也是认识和解释历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几副照片记录了我国外交史上的几次大事件,请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述六张图片反映了我国50年代和70年代两个时期的外交成就,请判别哪些图片反映50年代的外交成就,哪些图片反映70年代的外交成就?
(2)请简要阐述一下图片一和图片六所记录大事的外交成就及作用。
(3)图片三照片中,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酣畅淋漓的大笑被西方记者称为.“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乔冠华“大笑”的政治背景是依托于什么事件的发生.该事件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请你谈一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致力的重点是什么?

(12分)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阅读下列相关资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
(1)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2分)
材料二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先后出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已经席卷世界……中国也融入其中,在世界各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也通过和平、合法的方式走向全世界,在改善中国人民生活的同时,也造福了世界人民。”
——查雯《中国要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2)西方和苏联两种工业化模式各是如何解决工业化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原料等问题的?(2分)
(3)当时中国走上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前两种工业化相比,当时中国工业化的国际环境怎样?(2分)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为加快建设工业化国家,中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4分)
(4)有专家指出,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30年改革的每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今天。过去30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伟大理论成果?(2分)

(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英国发生了没有流血的光荣革命,有学者在谈到这次革命时说:“光荣革命给英国历史留下最深刻的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材料二“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伏尔泰(1694~1 778)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巴比伦公主》
材料三“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四“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所以,试种一下吧!”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问题:
(1)光荣革命带来的“制度变迁”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述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4分)
(3)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3分)
(4)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上述评述是否可信?为什么?(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