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法制建设至隋唐时代,以《唐律疏义》为标志,确立了中华法系“以礼入法”“礼法合一”的特色。《唐律疏义》体现的观点是                                (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三星堆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1953一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是因为()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
④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下表是1949~1955年国家对私营工业企业的加工订货情况。这反映出()

A.私营工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B.公有制经济逐渐占据了主导
C.国家逐步加强对私营工业的控制
D.私营工业的发展为工业化奠定基础

20世纪50年代至1978年,我国物价水平总体稳定,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价格几乎没变。出现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农轻重比例失调 B.计划经济体制
C.人民消费水平低 D.人民公社体制

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