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是站在伽利略、开普勒等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才建立起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这座大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发表 |
B.《物种起源》发表 |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 |
D.《纯粹理性批判》发表 |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瓦解着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该表格
自耕农和地主 |
佃农 |
手工工场主和雇主 |
商人 |
|
占总人口比例 |
24% |
36% |
30% |
10% |
①可用于研究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
③表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④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2008年9月20日,雷曼兄弟金融公司宣布破产,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危机迅速波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美国政府提出了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中国总理暗示,中国将给予美国帮助。此现象说明了()
A.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
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中美经济联系加强 |
C.美国政府可以向世界银行求救 |
D.美国采取国家干预和计划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
2002年2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宪章》重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其中的“尊重多样文明”不包括尊重各成员国()
A.不同的发展模式 | B.不同的文化传统 |
C.选择的社会制度 | D.历史上的对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