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根据该材料分析当时社会突出的问题是
| A.地方势力对皇权构成了最大威胁 |
|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
| C.黄老思想下的西汉政治软弱 |
| D.地方势力都是刘氏势力,是皇权的屏蔽势力 |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渡过经济危机 |
| 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新经济政策 |
| 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 |
| 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这表明他
| A.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 B.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
| C.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 | D.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 |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道:“为了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诱导,使之互相适应,政府机能必须扩大。……因为它不仅是避免现行经济形态全部毁灭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也是个人积极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上述理论的提出
| A.表明美国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政策 | B.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 C.指导西方国家走出了经济滞涨的局面 | D.强调了政府要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
罗斯福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我准备在宪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提出在一个危难的世界中,一个危难的民族所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是我在宪法权限之内力求迅速实施的”。“这些措施”指的是
①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②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
③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④推行以工代赈
|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约翰尼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写到:“从1785年到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场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变化有
| A.自由主义开始盛行 | B.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
| C.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 D.“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