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天演论》 | D.《变法通议》 |
下图为小马同学根据所学历史知识绘制的19世纪中期某国形象漫画。该国如此“自负”的理由不包括
| A.号称“世界工厂” | B.掌握海上霸权 |
| C.科技水平领先 | D.成为启蒙运动中心 |
学者马克垚在评论某政治制度时说:“这种制度不懂得掌握在人民大众手时的权力也需要受某种限制,以致把它变成了某种天然合理、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该制度是指
| A.雅典直接民主 | B.英国君主立宪制 |
| C.美国联邦共和制 |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制 |
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作为改革试点,实施“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的办法,企业效益连年大幅增长。这种做法
| A.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 |
| B.得益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
| C.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下放 |
| D.受惠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 |
1960年,美国中情局发表60年代中苏关系变化前景的预测报告:“双方都会继续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互利中寻找到凝聚力量。对中国来说情况尤其如此,因为中国在军事和经济方面依然依赖于苏联……”就这一时期而言,该报告
| A.低估了“一边倒”方针的作用 | B.误判了中苏关系的走向 |
| C.加速了越南战争的结束 | D.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
1787年,英国给派往中国的使臣发出指令,“如果中国皇帝有意允诺割给英国一个地方,在确定地点时,应特别注意该地必须符合英国船只便利与安全的要求,便于英国可能进口的货品的销售,并靠近上等华茶的出产地——大约位于北纬27—30度之间。”因鸦片战争而被迫开放的新口岸中,符合该意图的是
| A.广州 | B.福州 | C.汉口 | D.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