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 |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成统一市场 |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确规定
A.农民必须毫无保留地、无偿地把所有粮食交给国家 |
B.所有企业都收归国有 |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
D.组建工农红军 |
列宁说:“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一系列过渡办法”主要是指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 |
B.实施新经济政策 |
C.有计划地实现工业化 |
D.实行集体农庄制 |
下图所反映的苏联这一历史现象与新中国成立后哪一历史事实最为相似
A.土地改革运动 |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下图《战斗中的夏伯阳(油画)》。
上幅油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1916年俄军在东线对同盟国军队发动的夏季攻势 |
B.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中革命士兵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进攻 |
C.十月革命后,苏俄红军同武装干涉的协约国军队英勇作战 |
D.1942年冬,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红军向德军发起反攻 |
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
B.同苏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
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许多弊端 |
D.阻碍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