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潮。下列在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的是:
A.太阳中心说 | B.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 C.进化论 | D.经典力学 |
在对待1792年英国外交使团访问一事上,乾隆皇帝批转主事大臣:“朕于外夷入觐,如果诚心恭顺,必加恩待,用示怀柔。如稍涉骄矜,则是伊无福承受恩典,亦即减其接待之礼,以示体制。”这说明( )
A.“华夷之辨”观念根深蒂固 | B.中英两国关系有了一定改善 |
C.清朝外交礼节呈近代化趋势 | D.中国传统的朝贡体制开始动摇 |
《资政新篇》中说:“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洪仁玕已初步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和制度的先进性 |
B.洪仁玕主张中外自由通商,但不准深入内地 |
C.洪仁玕允许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 |
D.洪仁玕主张在中国采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
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明显地体现出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 )
A.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的结合 |
B.以官僚体系为工具的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 |
C.皇权制度与神权制度的结合 |
D.皇权高度加强 |
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最早是通过
A.中英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中曰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古希腊的海洋文明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形成,古代中国的大河文明推动了君主专制的形成。这表明( )
A.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 B.民主政治比君主专制优越 |
C.自然地理环境对政治文明具有重要影响 | D.海洋文明比大河文明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