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此诗作于作者被贬夷陵任县令之时。
(1)“冻雷惊笋欲抽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联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三四两联作简要赏析。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榜:本指摇船用具。
(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
答: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晚景
陈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1、此词上片从哪些角度写景的?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2、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是怎样抒发的?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6分)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2)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
B.颔联写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风流人物也早已作古,抒发了李白对自身境遇的忧虑之情。
C.颈联转而摹写自然之景,将目光投向了远山和江水。这两句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D.“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尾联从六朝的帝都金陵联想到唐的都城长安,表明李白是关心现实的。

  ②结合全诗,简述李白借此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