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0日,欧洲议会批准了旨在取代《欧盟宪法条约》的《里斯本条约》。这将有助于提高欧盟运行效率,深化欧盟“柱型结构”,推进欧洲一体化建设,也使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反恐等问题上的运行能力大大提高。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欧盟的宗旨以及欧盟的“柱型结构”是指什么?
(2)欧盟在世界多极化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告显示,2008年底全国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2009年将有6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材料二:据调查,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前三项是上海(79%)、经济发达地区(52%)、深圳(49%)。选择到“西部地区”的毕业生,首选项不到3%,就业后一两年内因吃不了苦而被淘汰的大学生高达50%。月薪1 000元成为毕业生的求职底线,46%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低于这一收入宁愿待在家里。同时,七成以上企业则认为2005年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平平,30%的企业表示,如果招聘不到理想的毕业生宁可职位空着。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就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一个社会调查。拟定一个调查题目,并简要写出你准备开展这项活动的步骤。
有人说,随着国企改革的发展,我国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这意味着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在减弱。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财政支付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平、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新形势下,我国应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试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1)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相比较,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