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材料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基本观点?
(2)这些观点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请运用哲学的知识辨析:我国农村改革只有废除农村现有的一切体制才能发展。
2008年11月7日,胡锦涛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指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发展。广大航天工作者勇于探索、善于创造、敢于超越,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实施了工程任务,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具有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使我国加速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辨题:发展的实质就是勇于探索、善于创造、敢于超越。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胡锦涛总书记还指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阅读材料回答: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回答: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哲学依据。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一些地方和行业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使环境、资源问题严重恶化;同时,发展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凸显,严重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的提出,为我圆在新时期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均衡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指明了道路。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我国为什么必须创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均衡发展?(11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百年奥运,梦想成真。2008年北京奥运会得到了举国上下的大力支持。奥运口号的征集、奥运歌曲的征集,奥运火炬的传递等等,人民群众都踊跃参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们每个人的言行都是一张中国活的名片。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分析“我们每个人的言行都是一张中国活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