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今年9月21日至25日,胡锦涛主席出席了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和在匹兹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
胡锦涛主席在联大一般性辩论讲坛上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对国际形势及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的看法,系统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道路和成就。胡锦涛主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应该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要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要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要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
国际社会和舆论普遍认为胡锦涛主席的发言高屋建瓴,寓意深刻,表明中国作为国际体系建设者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社会欢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你对国际组织的作用是如何认识的?
(2)请评价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材料二: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党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
(2)从政治常识角度,谈谈为什么说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一致的。
(3)广大党员干部应如何提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
(1)请运用有关经济常识,阐述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意义。
(2)请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运用有关政治常识,阐述党中央为什么要作出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决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结合材料,请从唯物论角度说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座谈会时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用所学的辩证法的哲理对材料加以分析。

材料一: 中国地质科学院发表报告指出:除了煤之外,我国所有矿产资源都紧缺。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资源浪费、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试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分析上述材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