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主要组成物质,有多种蛋白质参加才会使生物得以存在和延续,各种蛋白质都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氮是氨基酸的主要组成元素。全世界工业合成氮肥中的氮只占固氮总量的20%,绝大多数是通过生物固氮进行的,最常见的是生活在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它能使大气中游离态的氮经过固氮作用生成氮的化合物,以便于植物的利用,而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营养物质。
(1)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在生态学上称为 。
(2)固氮生物包括(多选)( )
A.满江红 B.大豆根瘤菌 C.硝化细菌 D.蓝藻中的念珠藻
(3)根瘤菌之所以能固氮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固氮酶,而根本原因是它具有特殊的 。
(4)如果直接将固氮基因重组到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中,建立“植物小型化肥厂”,让植物自身可以直接固氮,这样可以免施氮肥。这种创新品种乃至新物种的重组DNA技术,生物学上称为 。
(5)这种重组DNA技术中最常见的运载体是( )
A.病毒DNA B.细菌DNA C.植物DNA D.动物DNA
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见下图),称其干重。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分析。
(1)叶圆片y比叶圆片x ______________(轻或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y - x)g可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
A.呼吸作用消耗的养料 | B.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
C.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量![]() |
D.光合作用中![]() |
(3)叶圆片z比叶圆片y_________________(轻或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里,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g/h。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实验过程中气球均在液面以下。试回答下列
问题。
(1)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设计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
(3)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应做两处调整,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小麦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催化效率变化曲线,请回答:
(1)在35℃时,小麦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2)在度和度时,催化效率都降为0,但在再回复到35℃时,仅者的催化效率可望恢复,表明者的酶的分子结构已遭破坏。
小明同学对妈妈刚买来的“白猫”牌洗衣粉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后,发现说明部分有“含有一种活性物质”,为了验证其性质,进行了下述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的图解,回答以下问题:
(1)洗衣粉中的活性物质很可能是。
(2)实验甲中纱布上蛋白膜消失的原因是。
(3)实验乙中纱布上蛋白膜没有消失的原因是。
(4)该洗衣粉能否洗丝物和毛制品,为什么?,。
如下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三个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提取受精卵的核单位培养,很快就退化消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也消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去掉核的受精卵的细胞质里移入新核,进行培养,不仅能正常生活,而且能进行细胞分裂。这说明。